声明:本帖所有治疗思路全部且唯一来源于“探锁的心”老师,在治疗过程中医院信息资源的提供当感谢一起不懈努力的病友和家属,帖子内容公开且无专利等任何限制的基于事实发表,亦不承担任何责任。希望病人和家属能得到颠覆意义的启发。
我喜欢Coley医生的那句话:大自然总是向我们揭示她深层的秘密。只要我们认真去追寻(大自然的揭示),我们就可以找到解决癌症的办法。Coley说这句话的场合是在讨论那个由于术后感染而导致了癌症自愈的病例。相比之后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的各种治癌“发明”,我还是更看好大自然已经证明给我们的解决办法。 ——— 探锁的心
本人为基层小医生,虽不是学肿瘤的,然自从2015-2-25看到父亲的肺部ct的这一刻起,就和癌症结缘。而有幸的是看到了天涯的一个颠覆性的免疫治疗的帖子。此后也就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医院常规和任何指南的探锁之路!
介绍精简病例如下: !(所有检查结论我尽量以概括文字描写)
男,62岁,牙周炎疼痛2天后出现爬3层楼气喘。平时常有干咳,发病后戒烟烟,咳嗽完全好转,近期农村造房子劳累1月余劳累,有乏力情况。胃口好。近期体重稍减2KG
有吸烟史30年,每日30支。平时有咳嗽。但否认肺炎,肺结核等病史。
当天2015-2-25,在自己医院行肺CT平扫,大概内容:右肺上叶占位约3.5厘米,周围多发小结节灶,右侧胸膜增厚,怀疑右侧胸腔少量胸水。
本院的同事们都很替我惋惜,也很好心的告诉我基本上晚期,没戏了。我自己来说,早感觉我父亲的肺迟早要出事,因为吸烟,因为不注意休息。但是肺癌晚期还是有些突然和沉重。更有些责怪一向独断强势的父亲大人平时的我行我素。然尚不知所措的我,还是习惯性的遵循固有的思维:尽快的争取手术机会!也为进一步明确病情(比如有无别处转移等等)于是开始了和所有癌症家属的漫漫求医路!
当晚马上开始学习petct的临床。
第一步:本地市三级医院
2-25血常规:白细胞:9.6,中性%81.8,淋巴%14.1,crp正常。 肿瘤标志物:医生说基本正常。
我提出做petct(得益于前一天晚上的学习)
2-26全身PETCT:右肺上叶MT,浓聚,SUV最大8.7,伴周围少量炎症;右胸膜增厚及斜裂多发节结样增厚,未见浓聚;双肺门,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及放射分布异常浓聚;未见其他位置的异常浓聚。
2-27肺功能:正常。 头颅磁共振:阴性。腹部B超:没有发现转移灶。
2-28ct引导肺穿刺:中分化腺癌。
医生知道我同行,但也很确认的说:虽然胸膜无异常代谢,但无论肺内,还是胸膜除了转移没有别的可能。肺腺癌四期基本确诊,如果同意就转肿瘤科(按照指南)姑息化疗了。我有些接受不了,提出腔镜活检胸膜,但医生很诚恳告诉我说:真不建议胸腔镜探查,没意思的...如果我还是非要动,去省城再问问也可以。
当时我有几个问题很困惑:
1.既然转移灶如此多,CT显影明显,petct为什么显示无异常代谢,检查错误?可这么多转移灶全部同时没有浓聚?用假阴性解释不通啊!!!
2.PETCT中肿瘤的代谢高低对预后是有显著的提示意义,那么无代谢的肿瘤呢?是否和有代谢(有活性)的一视同仁?
2-25发病到3-5我爸住院检查期间,他乏力,胸闷情况迅速好转。走的比我快,吃的比2个我还多,人也显白胖,我父亲说,这样住院检查,不干活,不再劳碌,对他来说就是渡假。
我想这是许许多多“晚期病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人好好的,怎么查出来就是晚期了?怎么就数着手指头过日子了?这都是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后面总结会谈到。
第二步:名医名院-浙江省某医院
我老姐帮助下找的的熟人,胸外的大牛,初步看了下pet,表示可能可以手术。我当时很开心,然后却入住肿瘤内科。
3-5查白细胞:7.3,中性%71.1,淋巴%22.3。CRP正常
标志物:癌胚抗原:9.9(微升高),铁蛋白342.2(升高)。
T细胞亚群:CD3:80.2,CD4:45.9,CD8:32.2,NK:48.9。
3-6增强CT:右肺上叶占位,肺癌考虑,伴周围阻塞性炎症,右侧胸膜多发转移灶,右侧少量胸水。(已经做了PET-CT.....被常规了)
3-9支气管镜示:两侧支气管通畅,未见新生物。
肺功能:正常。(又被常规了,刚做过)
未胸腔镜活检。
肿瘤科从(3-6)CT结果出来开始,就跟我谈话,铁定4期肺癌了,不能手术,姑息化疗。那时就开始有些发蒙了。于是拼命的想找别的办法,癌症,癌症,偶然搜到了天涯论坛,《谈癌症治疗问题与新思路》探锁的心老师的帖子。至今我都记得,仅仅只看了2、3页而已,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好像遇到了你命中的那个人一般。求实,严谨,独立思维,辩证的开场阐述。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如饥似渴?手不释卷?都不足以形容那种大喜悦的急切。
我用了3-4天看了大概十几页的帖子,有了初步的认识,已经知道千万别着急动手治疗!而入院1周后,肿瘤科主任亲自和我谈,建议立即开始姑息化疗,另建议活检标本做靶向基因检测。在此体谅作为省医院的繁忙,工作流水线化程度确实较高。
为了拖时间,拖到我看完帖子,能给自己下方案赢得时间,我先艰难的说服了我妈回当地去。然后挺起胸膛对医生说:不!我要出院,回当地,就是化疗也回当地。
回家后我每天看帖到深夜,特别是病例贴,寻找各种治疗思路的蛛丝马迹。然后3-13日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在病例贴发了我家的病例,希望得到探锁老师的指导。
第三步:名医名院-上海瑞金
期间亲戚介绍下,我跑了上海瑞金,并和医生阐述了预存免疫等思路,但医生根本不认同,最后还是同样的结果,赶紧上姑息化疗!
从上海回来的当天晚上,3-15,我得到了探锁老师的第一次指导,不知道什么原因,找不到那天的站内短信了。老师认为是假四期,有一个可以可肿瘤取得某种程度平衡的免疫存在(非常幸运,有预存免疫且还没治疗) 可以间歇化疗配合一些诱导剂(最好是某些活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之类,也可以用一些含有多糖的物质如:香菇多糖),配和增强放大这个预存免疫,然后争取手术。那真是一夜无眠,得救般的开心。好,接着就简单了,执行就是了!
第四步:化疗开始
3-17当地住院,准备化疗。培美+顺铂分3天给药。医生说了,21天一次化疗,如果有效,一般最多6-8次化疗,基本会耐药,而耐药后换药化疗有效率很低,所以做好准备 ...我把化疗时间也算进去,至于生存质量就说了吧。(21+3)x8=202天,之后就是按天算了....我不以为然,因为我觉得这样做一定是错的,所以我压根不会这么做,我只要执行探锁老师的指导方案!
3-18诱导剂托人搞到,快递给我(老师指导我化疗后第三天大剂量打一次) 2015-3-19第一次化疗开始,培美+顺铂,总剂量分三天给药每天一次(最近才意识到最好1天单次给完) 化疗后第三天 3-24注射仅仅一次的大剂量诱导剂。(后来我才知道应该在化疗其实就是杀伤开始后第三天,而不是化疗结束后第三天)本来那天我爸,精神很差,脸色灰暗,站都站不长。但是那天晚上注射了诱导剂之后,第二天我下班后,妈跟我说,胃口明显恢复,中午吃了一大碗饭,整个人如换了一般,精神好,能走。我很振奋,欢呼雀跃,然医生的职业关系,很快冷静下来,我还清楚的记得非常认真的和我妈坐在一起,再三核实了我爸的各种反应变化,并确认无误,那真是至今还恍如梦境般的美好!我更坚定了执行下去的决心。
此后我爸每天恢复,但是离医院规定的21天间隔很快就到了。我爸说,人才刚刚好而已,又要去接受打击了(化疗)而操劳一辈子的母亲,也只有无助绝望的含着泪看着唯一儿子我...
通过学习探锁老师的帖,我已经明白,持续化疗(标准21天间隔)将不仅可以直接杀灭少量的癌、癌细胞,还会对体内代谢旺盛的,免疫细胞,骨髓细胞等造成杀伤。而在有预存免疫存在的病人身上,有免疫和肿瘤对抗着,具体可能是:肿瘤上风,或者平衡拉锯,或者免疫上风(癌还有免疫的个体化差异决定)。所以肿瘤的进展不会一日千里(我家有比较强大的免疫看着),老师判断我家的免疫是在转移灶大量形成以后。由于转移灶更容易缺血,容易崩塌坏死,而肿瘤细胞疯狂的增殖特性,靠近血供(营养来源)的又会不断的生长,所以不断长不断坏死,就会持续的释放抗原,发展至转移灶负担超过原发负担时,抗原持续很多的时候(一个重要必要的条件),预存免疫建立了,免疫开始大举进攻,结果就是把所有的除原发灶以外的病灶统统控制住了!我甚至觉得强大到可以把转移灶全部灭杀(对无异常代谢,我当时的认识)
于是化疗方案的选择必须要照顾到尚未被主流医学认可的预存免疫,目前主流医学界尚只承认免疫监控学说。
所以我打算间隔2个月的时间。让免疫细胞能从化疗的打击中有所恢复!
不过做到这点还是很有难度,首先医生不认可,完全不会同意,就是要求21天一次,并向我老妈声称不听医生话,病是看不好的...我爸虽然嘴上听儿子的。但是他一向多想,啰嗦。所以还是很和他们争论了几回。还有我父亲的兄弟,亲戚多少会质疑我的决定,没有在省城,没有在上海治疗(其实就是姑息化疗)可能出于性格关系,我认准的事情,很少能被左右。除非你更严谨跟实事求是的拿出理论来。压力可以山大,但我还是做老师交待做的。间歇化疗2-3个月!
其实相比治疗癌症,这些压力都不是事。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你认同老师的理论,而老师给你方案了,就全力去执行,去做到可以了。至于完全理解老师的理论,谈何容易,可以慢慢来,可以在治疗中摸索学习。
这里我爆料一下,其实我从1-16出现严重的椎间盘脱出(比突出严重多的一种)一直卧床在家。每次出门跑医院,我都是半躺着去的。第一次化疗结束后,我咨询了探锁老师,老师说使用诱导剂,诱导一次可以,第二次还是加比较直接的危险信号为好,一个在美国都一波三折的,冷门未上市药品。最后打听到广州好像有,于是电话联系后,我一张卧铺去了广州。
在广州比较顺利的拿到了药品。后面就是依样画葫芦再化疗一次了。这次使用了直接危险信号因子。老师说可能会出现低热等流感样症状,实际上我爸只有乏力肌肉酸痛,多次测体温并没有发热。老师回复说因人而异,无需在意是否发热。希望对后面的病友有提示作用,临床总是千变万化的,个体差异数不过来,不要试图去搭建任何1对1的直接关系。我们只要做到最好,剩下就是希望和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