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曲 发表于 2020-12-10 17:42:37

对话专家:“黑痣”竟是肿瘤开端

文·王川
痣多发于面颈部,所以它不可避免地成为个人的独特标志,这种标志可能拥有美学的意义,比如美人痣,桃花痣。但有时候这些痣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甚至危及到我们的生命,这就是黑色素瘤。你对黑色素瘤有多少了解呢?与癌共舞论坛荣幸邀请到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肿瘤内科张晓晔教授来为我们科普恶性黑色素瘤的疾病常识和相关治疗。
专家介绍

张晓晔 教授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第四肿瘤科主任
[*]博士 ,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盛京医院第四肿瘤科主任,肿瘤内科专业
[*]辽宁省第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前任层次人选
[*]辽宁省抗癌协会第一届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辽宁省抗癌协会第三届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疑难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副主编:《中国比较医学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
[*]曾获得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4篇,累计影响因子36.9,单篇最高15.239(2017)

专家访谈
问1与癌共舞黑色素瘤是由异常黑色素细胞过度增生引发的皮肤肿瘤,其发病率随人种、地域、种族的不同而存有所差异,尽管过去白种人的发病率高,现在亚洲人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张教授,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黑色素瘤呢?
答张晓晔教授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皮肤恶性肿瘤。黑色素瘤一般最开始是一种色素痣,就是我们所说的黑痣,在其生长过程中,因为受到一些包括外界环境的刺激、自体细胞的突变,导致痣细胞产生恶变,从而继发的一种肿瘤,叫做黑色素瘤。黑色素瘤因为它的恶性程度比较高,易发生转移,造成多个人体器官的侵袭,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所以我们需要提高对它的重视。
黑色素瘤在不同人种中的发病类型与发病率差异非常大。欧美人常见发病类型倾向于皮肤型,在所有亚洲人中,黑色素瘤主要发生在肢端型和粘膜。我国肢端型及粘膜型占黑色素瘤总数的一半以上。从发病率上来看,与欧洲人相比,国人的发病率就非常低了。即使这样,我国每年新发病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所以不容忽视。
问2与癌共舞由于国人的就医意识差,黑色素瘤患者发现时多数已进展到晚期,张教授,我们如何做到早发现黑色素瘤呢?
答张晓晔教授黑色素瘤的诊断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包括病理活检等等。如何做到早期发现呢?对于有痣的人,我们应当注意: 首先,皮肤(痣)反复摩擦容易引起恶变,所以要经常观察痣形态的变化,有没有变形、变大。其次,临床上对于黑色素瘤鉴别可根据“ABCDE”法则:
[*]A(Asymmetry),即不对称。常见的色素痣基本都是圆形或椭圆形,两边对称,而恶性黑色素瘤的损害往往都是不对称的。
[*]B(Border),即边界。黑色素瘤的早期表现常为边界不完整或不规则,比如边界出现一些小的角,或者有小的缺损等。而色素痣基本不会出现边界的不完整。
[*]C(Color),即颜色。色素痣的颜色基本上都是均匀的,但恶性黑色素瘤的黑色往往不太均匀,颜色也可以是五颜六色,既可以出现黑色,还可以出现深黑、浅黑,甚至红蓝白墨等颜色。
[*]D(Diameter),即直径。一般来说,黑色素瘤的直径会比色素痣要大一些,如果黑色素瘤短期之内直径变大,往往是恶性的表现。
[*]E(Explore situation),即发展情况。人的一生中其实在不断的发生痣,但同一个痣很少短期之内长大。当一个痣短期之内长大,说明它发生了变化,往往也提示它可能是恶性的。

所以,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别大意,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医生会作出进一步诊断和建议。如果可能是恶性,可以第一时间做组织病理学检查,避免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我个人建议,如果这个痣经常暴露在阳光下或受到摩擦,为了避免恶变,还是尽早手术切除比较好。
问3与癌共舞张教授,对于黑色素瘤患者治疗方式有哪些?是否每个人都有做基因检测的必要性呢?
答张晓晔教授根据这几年的发展,黑色素瘤的治疗模式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2010年之前主要以外科手术、化疗为主。如今,突变基因的发现而产生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增添了更多选择,改变了黑色素瘤的治疗模式。
基因检测是黑色素瘤精准治疗的前提,黑色素瘤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就是BRAF,这个基因里面有一个高频的位点,就是在第600位那里发生突变,突变之后肿瘤进展比较快。虽然我国BRAF阳性率比西方要低。但是如果经过基因检测确定BRAF阳性突变,那么有针对性的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更好。所以,基因检测在恶黑治疗前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治疗的策略,而且在此也提醒大家,做基因检测,一定要找有资质、可靠的公司。
问4与癌共舞张教授,对于BRAF阳性黑色素患者,在临床中常常会给予怎样的治疗方案呢?
答张晓晔教授对于BRAF阳性患者,靶向治疗的效果非常好,因此我们在临床中多采用靶向治疗。总体来说,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相对较高的肿瘤,但并非得了黑色素瘤就被判了死刑。检出BRAF V600突变患者对BRAF抑制剂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及早针对BRAF突变进行常规检测,能帮助医生决定是否需要使用靶向治疗,对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问5与癌共舞无论是作为从事黑色素瘤研究的科学人员,还是临床工作的医生,都希望看到黑色素瘤患者能够得到长期的存活,非常好的生活质量。您认为未来黑色素瘤的治疗方面会有哪些新的方向或者是突破值得关注?
答张晓晔教授不仅是黑色素瘤,我们对于其它肿瘤,认识仍然不足。从宏观上讲,从以前到现在,尽管我们在治疗上方法多样,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仍然快过于我们对其治疗的速度。即使如此,我们应该更多的对其进行基础研究,从而获知更多的靶点,研究出更多有针对性的药物与疗法。例如,2019年于国内获批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和不能行手术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的双靶药物,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就是通过多靶点的方式来进行治疗。随着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好更多的治疗方式,给黑色素瘤患者带来更大希望。
黑色素瘤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增长最迅速的肿瘤之一,我国患者逐年增多,其中不乏年轻的患者。如何对广大群众进行黑色素瘤科普,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何对已确诊的患者进行精准治疗,未来依然是值得探讨的话题。近年来,针对恶黑治疗的希望之花不断开放,晚期患者的长期生存已成为现实。

声明:本文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文提及的部分药物和/或适应症尚未在中国获批,相关临床研究可能缺乏中国患者的数据,资料中的相关数据由受访专家提供。本资料中所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话专家:“黑痣”竟是肿瘤开端